很多求职者在接受中大型企业Offer后,会接到一通电话,电话那头的声音往往如此告知求职者:「你好,我们是某第三方雇前背景调查机构,正在依据招聘企业的委托,对您进行背景调查。」
不少应聘者接到这通电话,会顿时产生恐慌感,特别是那些简历有美化的候选人,会立即陷入焦虑,到处找人问背调会调查到多深、简历中的两个月工作经历合并了是否有影响等等。较真背调的调查团队见过许多类似的例子,其实,如果求职者在面试前就弄清楚了背景调查的内容和意义,这样的疑虑就不会发生,也会积极配合背调,企业能尽快拿到背调结果,岂不是两全其美。
什么是背景调查?
背景调查是以雇佣关系为前提,通过合法的调查途径及调查方法,了解待入职人员及在职人员的个人基础信息、过往的工作背景、能力及工作表现,形成对被调查人员的综合评价,是企业在用人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招聘流程。
招聘一名新员工,企业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包括胜任力风险、法律风险、职业操守风险和成本风险。而一份完善的员工背景调查报告可以为企业节省不必要的花销、降低企业招聘及培训费用,规避用人风险。
背景调查的内容有哪些?
第一类是基础信息核实,包括身份信息、学历背景、不良记录、诉讼记录、隐形负债、商业利益冲突、职业资质等。
第二类是工作履历的真实性,通过前任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员核实履历真实性,包含就职公司、就职时间、担任职位、劳动纠纷、竞业限制协议、离职原因、离职前的薪资情况、证明人真实性。
第三类,工作表现信息,此项最为关键,是直属上级、同事的评价信息。通过联系候选人之前的直接主管和同事,深度了解候选人的在职时间、团队架构、工作职责、能力素质、绩效考核、业绩表现、需提升与改善方面、严重失职行为、职业匹配度分析、离职原因。
背景调查如何进行?
完成一次背景调查,企业有三种选择:一种是
自主进行调查,由 HR 凭借个人的渠道与网络对应聘者的工作信息做出核实;另一种则是
委托猎头公司调查;除此以外,还有一种方法,那就是
与专业的第三方雇前调查机构合作,聘用专业的调查团队进行入职背调。
由企业 HR 自主进行调查的行为在中小企业比较普遍,原因在于这类企业对 offer 态度审慎,但囿于成本原因,不愿委托专业机构从事调查。HR 更愿意动用自己在互联网领域的人脉资源,亲力亲为,通过一通通电话与邮件,以及公开资料,拼凑出应聘者的过往工作轨迹。
选择猎头代为调查也是较为常见的背调方式,猎头顾问可以为雇主提供专业的求职或招聘建议,但背景调查方面并非他们的主业,因此,背调效果与猎头顾问本人的经验能力有直接联系。同时,某些猎头为了尽快成交,在背调中也许没那么客观,所以很多企业即便让猎头提供了背调报告,也会让背调公司再做一次。据较真背调的统计数据,猎头提供的简历出现作假比例最高,其次是各大招聘网站。
通常来说,大企业和外资企业会选择固定的第三方合作机构配合完成背景调查,而对于 BAT 级别的互联网巨头,第三方合作者甚至可能不止一家。由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背景调查报告,无疑比猎头或企业本身更具专业性。
假设有一家第三方机构接受委托对某位求职者进行背景调查。首先,背调公司会通过电话联系求职者,明确告知对方将对其工作履历展开调查。电话后,求职者会收到一封邮件,里面需要提供的信息有:
1)背调授权书;2)履历信息表,包含过往经历的公司和证明人信息;3)学历证书或其他文件,如薪资流水。 拿到求职者的信息后,背调公司会逐一电话给求职者简历上的公司HR,核实履历信息。需要注意的是,HR都是由背调公司随机寻访的,以确保HR与求职者没有事先串通过。核心的内容聚焦于工作时间信息的真实性、离职原因真实性、薪资、有无违反公司制度的行为、求职者提供的证明人是否真实。
在排除证明人非求职者的亲戚朋友冒充后,背调公司会去联系证明人访谈,包括上级、同事和下属,向他们核实工作表现情况。核心的内容聚焦于工作时间信息的真实性、工作内容和职责的真实性、工作表现的评价、人际关系状况、性格评定等等。
两个工作日后,一份关于候选人的背景调查报告就出炉了。
以下是较真背调在进行背景调查时通用的话术列表:
打给候选人公司HR会问的问题:- 请问他的在职时间是什么?
- 他离职前的职位是什么?中间有没有职位的晋升,如果有,晋升的情况是?
- 他的离职原因是?如果是被动离职,原因是?
- 他离职前的薪资情况是怎么样的?如果不愿告知,即核实薪资流水上的数字。
- 请问他在职期间有无违反公司制度的行为,有无劳动冲突?
更多信息,可关注公众号【较真背调】回复"样本报告"获取。看到这里了,就点个赞吧~